主要是由于地下河强烈的溶蚀侵蚀作用导致岩层的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
既然今天的头条提到了填坑的问题,我们今天的每日一问就来聊聊自然环境中的“天坑”是怎么形成的吧!
“天坑”,顾名思义,就是地面上突然间塌出一个巨大的坑洞。但是“天坑”这个说法,也是在2001年的时候才被人第一次提出。而这个叫法真正被认可是在2005年。由于这种地形大概三分之二都在中国,因此它的英文名也是从中文的拼音来的“tiankeng”。
天坑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下河强烈的溶蚀侵蚀作用导致岩层的不断崩塌并达到地表。在层理结构发育的碳酸盐岩层下,地下河在不断地流淌,碳酸盐岩因遇水不断被溶蚀,形成越来越大的地下溶洞。之后,如果地壳发生震荡,岩层就会垮塌。垮塌后的物质会被水流逐渐带走。余下部分的岩层形成许多纵向裂隙,在水蚀的作用下再次发生垮塌。反复多次垮塌后,地下溶洞露出地面,就形成了天坑。
宽度和深度都超过500米的天坑,被称为“超级天坑”,而全球仅有的三个超级天坑都在中国:重庆奉节小寨天坑、重庆武隆后坪天坑、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
大自然的动静都不是小动静,多了解它,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